近期很多老鐵在后臺私信我問到,為啥我用餃子機包餃子總是缺角?老鐵們咱今把餃子缺角少角這個事徹底聊透——這問題看著頭疼,其實就三個“竅門”:機頭鍍膜、鏈輪速比、撥角器。咱先一個一個說,通過三好的分享您肯定有所收獲。
先說說基礎的機頭鍍膜,好多老鐵納悶,為啥有的機器剛用倆月就卡面皮,咱三好的餃子機器用好多年還順順當當?關鍵在工藝上。咱三好餃子機的機頭可不是簡單鍍一層膜就完事兒,是實打實的“三次鍍膜”:頭一遍鍍完進烘干房烤透,拿出來再鍍二遍、再烘干,結尾在來三遍,然后干透才下線,這三遍下來,膜層跟機頭貼得瓷實,光滑得像鏡面,面皮走過去不打磕絆,而且鍍膜前還得“淬火”(就是高溫加熱再快速冷卻),給機頭加硬度,就像練武先練筋骨,底子硬了才扛造。
要是這層膜磨壞了、掉了塊兒,麻煩就來了——粗糙的機頭面會“拽”住面皮,該翻折的地方沒翻到位,可不就缺個角?所以每次開機前,您摸摸機頭成型的地方,要是摸著發澀,或者看著有掉膜的小坑(排除磕碰情況)。
再聊聊鏈輪速比,這玩意兒是餃子成型的“節奏大師”,就像穿鞋子,42碼的腳穿40碼的鞋硌得慌,穿44碼的走路打晃。咱拿常見的20克機頭舉例,標配必須是32齒的鏈輪——這齒數是反復試出來的(型號不一樣,鏈輪有差異),轉速和面皮、餡料的輸送節奏嚴絲合縫:面皮到成型位,餡料剛好填滿,倆邊一合,圓圓滿滿。可要是錯裝成35齒的,鏈輪轉慢了,面皮跑過了頭,餡料沒跟上,合口時就差一塊,裝成25齒的,轉得太快,餡料還沒站穩就合口,照樣缺角,所以缺角時,先瞅瞅機頭型號和鏈輪齒數對不對。
聽過以上兩點排查以后,還有一個注重點“撥角器”,這小東西是餃子的“捏邊能手”,負責把面皮邊角往中間撥,讓邊兒捏得緊實。要是撥角器裝歪了,或者磨出深槽,該撥左邊時偏到右邊,該用力時沒勁兒,面皮邊角就沒被“照顧”到,自然缺塊兒。檢查也簡單:關機斷電后打開機頭罩,瞅瞅撥角器是不是正對著成型模具的折角,表面光不光溜,歪了就調正,磨壞了就換個新的,立馬見效。
(說到這兒,三好得交個底:平時找咱問這問題的,大多不是咱的用戶,因為三好平時愛分享一些技巧使用竅門和維修保養方法,很多老鐵都慕名來討經驗的。咱不藏著掖著——畢竟都是做餃子生意的,誰不盼著餃子包得周正?這些法子,不管您用的哪家品牌的機器,都可以按照三好餃子機調試方法試試:先查機頭鍍膜磨,再對鏈輪齒數對不對,然后在看撥角器正不正,三步下來,基本能解決。)
老鐵們要是正被缺角事兒煩著,按這三步查查,拿不準的盡管問:不知道機頭該配多少齒鏈輪?撥角器咋調才正?您可以通過評論區您留言探討,覺得三好分享的有用,可以轉發給開餃子館的伙計,以便需要的時候找不到,三好希望屏幕前每位老鐵都能包出個個圓鼓溜秋、邊兒齊角全的餃子,這才是真格的互相幫襯,您說對不?
400-6092-888